제목   |  [11/06] 东西问|海春生:如何挖掘好、使用好民族古籍资源? 작성일   |  2024-10-30 조회수   |  29177

[간체자]  

 

 

 

 

 

 

 

东西问|海春生:如何挖掘好、使用好民族古籍资源?

 

 

 

 

 

 

      中新社沈阳10月28日电 题:如何挖掘好、使用好民族古籍资源?

 

  ——专访全国少数民族古籍专家库专家、阜新市政协文史馆馆长海春生

 

  作者 孟令卓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数千年来,各民族在交融发展中留下了丰富且宝贵的文化资源。民族古籍文献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悠久历史的见证和记录,是中华民族团结进步的文化养分,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瑰宝。

 

  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古籍文献承载了哪些价值?其蕴含了怎样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如何从民族古籍文献中解读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其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何关联?对此,全国少数民族古籍专家库专家、阜新市政协文史馆馆长海春生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为何说民族古籍文献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瑰宝?

 

  海春生:古籍文献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不可再生的重要文化资源,它关系着中华文脉的传承与发展。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民族古籍文献是中华各民族文化智慧的结晶,对于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而言,其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格萨尔王传》《玛纳斯》《江格尔》等震撼人心的伟大史诗,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民族古籍精彩纷呈、博大精深。少数民族古籍文献与汉文古籍文献交相辉映、互鉴融通,造就了中华文化历久弥新,文化自信的根基。

 

  民族古籍里有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历史,也有积淀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方面,民族古籍文献记录了各民族巩固边疆、捍卫国家领土完整,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以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记载了各民族拥护历代中央政权对边疆的治理与互动的历史;见证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与发展。另一方面,古籍也承载了中华文明的精粹,其中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等,是知古鉴今、资政育人、传承文明,以及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构筑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文化资源。挖掘好、使用好民族古籍文献资源,有助于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认同,广泛凝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共识。

 

  中新社记者:如何解读民族古籍文献体现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海春生:民族古籍文献种类繁多、卷帙浩瀚,历史悠久,内容丰富。从文种上来讲,有藏文、回鹘文、察合台文、八思巴文、蒙古文、西夏文、满文、纳西东巴文、彝文、古壮文、傣文、水文等民族古文字书写的古籍。从内容上来说,涉及政治经济、人文历史、哲学思想、宗教信仰、天文历算、科学技术等多个领域。从古籍装帧形式上而言,有梵夹装、线装书、经折装等。版本上有手抄本、木刻版、铜版书等。就载体而言,有金石碑刻、纸质文献、简牍文献、壁画题记等众多类型。特别是《五体清文鉴》(满、蒙古、汉、藏、察合台文)、《西域同文志》(满、蒙古、汉、藏、察合台、托忒蒙古文)等多文种合璧的古籍文献,不仅体现了中华文明中典籍文献之美,更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汉文、梵文、西夏文、克什米尔文、藏文、八思巴文等多文种对照本。受访者供图

 

  中新社记者:怎样理解民族古籍文献蕴含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内涵?

 

  海春生:从民族古籍中我们能够了解到,中华民族是血脉相连、精神相通的共同体。民族古籍文献能够启迪未来,解释当下,它体现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和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浸润着各族民众心田,有利于各民族进一步增进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筑牢文化根基。

 

  中华文明绵延不断、历久弥新,主要是因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这在民族古籍文献中得以全面展现。从纵向角度看,中华民族历代更迭的基因中体现着对中华文化内核的认同和统一精神信仰的追求,为中华文明延续至今奠定了根基。而中华文明在交流、互鉴和继承中不断吸收和转化、创新,又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不断丰富。

 

 

藏文古籍文献中的孔子画像。受访者供图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而民族古籍文献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其所记载的先贤哲人的思想回答了我们所面临的很多问题。中华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使我们有了丰富多彩的民族古籍和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并共同构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华文化。在新时代,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本着科学的态度,认真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研究工作,不断深化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认识,努力做好“第二个结合”,即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中新社记者:当下,民族古籍文献在保护和传承中面临哪些问题或困难?作为民族古籍文献的守护和传承者,如何看待民族古籍文献数字化的重要意义?

 

  海春生:民族古籍文献在保护和传承中的确存在一些困难。比如,相对于绵延2000余年的汉文古籍整理而言,少数民族古籍工作起步较晚,由国家主导全面系统开展的工作不过40余年;民族古籍研究利用涉及文种较多,特别是一些“死文字”,识读难度极大,这对专业人才素质的要求很高,而这方面的人才也相对短缺。国家对这些现实问题十分关注,这些年投入很大,也制定了不少切实可行的政策举措,使得这项事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期。

 

  在信息化、数字化、大数据背景下,民族古籍文献的数字化已成为新的发展趋势,它改变了传统纸质版的阅读和传播方式,将海量文献通过数字形式呈现在大众面前,通过网络及电脑、移动端等各类电子产品使束之高阁的典籍文献触手可及,推动了古籍阅读和使用的大众化,是民族古籍文献“活起来”的重要手段。另外,民族古籍文献数字化是延续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必要条件。(完)

 

 

 

 

 


 

 

 

 

 

 

[번체자]  

 

 

 

 

 

 

東西問|海春生:如何挖掘好、使用好民族古籍資源?

 

 

 

 

 

    中新社瀋陽10月28日電 題:如何挖掘好、使用好民族古籍資源?

  ——專訪全國少數民族古籍專家庫專家、阜新市政協文史館館長海春生

  作者 孟令卓



  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數千年來,各民族在交融發展中留下了豐富且寶貴的文化資源。民族古籍文獻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悠久歷史的見證和記錄,是中華民族團結進步的文化養分,也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文化瑰寶。

  作爲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民族古籍文獻承載了哪些價值?其蘊含了怎樣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如何從民族古籍文獻中解讀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文化格局?其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有何關聯?對此,全國少數民族古籍專家庫專家、阜新市政協文史館館長海春生近日接受中新社“東西問”獨家專訪。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爲何說民族古籍文獻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文化瑰寶?


  海春生:古籍文獻作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是不可再生的重要文化資源,它關係着中華文脈的傳承與發展。中華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民族古籍文獻是中華各民族文化智慧的結晶,對於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而言,其蘊含着深厚的文化基因,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格薩爾王傳》《瑪納斯》《江格爾》等震撼人心的偉大史詩,是各民族共同創造的。民族古籍精彩紛呈、博大精深。少數民族古籍文獻與漢文古籍文獻交相輝映、互鑑融通,造就了中華文化歷久彌新,文化自信的根基。

  民族古籍裏有波瀾壯闊的中華民族形成和發展歷史,也有積澱深厚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一方面,民族古籍文獻記錄了各民族鞏固邊疆、捍衛國家領土完整,維護祖國統一、民族團結,以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記載了各民族擁護歷代中央政權對邊疆的治理與互動的歷史;見證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與發展。另一方面,古籍也承載了中華文明的精粹,其中蘊含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理念、傳統美德、人文精神等,是知古鑑今、資政育人、傳承文明,以及樹立正確的民族觀,構築中華民族共同精神家園,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文化資源。挖掘好、使用好民族古籍文獻資源,有助於增進各民族對中華民族和中華文化的認同,廣泛凝聚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社會共識。

  中新社記者:如何解讀民族古籍文獻體現中華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

  海春生:民族古籍文獻種類繁多、卷帙浩瀚,歷史悠久,內容豐富。從文種上來講,有藏文、回鶻文、察合臺文、八思巴文、蒙古文、西夏文、滿文、納西東巴文、彝文、古壯文、傣文、水文等民族古文字書寫的古籍。從內容上來說,涉及政治經濟、人文歷史、哲學思想、宗教信仰、天文歷算、科學技術等多個領域。從古籍裝幀形式上而言,有梵夾裝、線裝書、經摺裝等。版本上有手抄本、木刻版、銅版書等。就載體而言,有金石碑刻、紙質文獻、簡牘文獻、壁畫題記等衆多類型。特別是《五體清文鑑》(滿、蒙古、漢、藏、察合臺文)、《西域同文志》(滿、蒙古、漢、藏、察合臺、託忒蒙古文)等多文種合璧的古籍文獻,不僅體現了中華文明中典籍文獻之美,更體現了中華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



漢文、梵文、西夏文、克什米爾文、藏文、八思巴文等多文種對照本。受訪者供圖

  中新社記者:怎樣理解民族古籍文獻蘊含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價值內涵?

  海春生:從民族古籍中我們能夠了解到,中華民族是血脈相連、精神相通的共同體。民族古籍文獻能夠啓迪未來,解釋當下,它體現的中華民族共同體理念和中華民族的共有精神浸潤着各族民衆心田,有利於各民族進一步增進文化認同,堅定文化自信,築牢文化根基。

  中華文明綿延不斷、歷久彌新,主要是因爲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這在民族古籍文獻中得以全面展現。從縱向角度看,中華民族歷代更迭的基因中體現着對中華文化內核的認同和統一精神信仰的追求,爲中華文明延續至今奠定了根基。而中華文明在交流、互鑑和繼承中不斷吸收和轉化、創新,又在創新中發展,在發展中不斷豐富。



藏文古籍文獻中的孔子畫像。受訪者供圖

  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需要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而民族古籍文獻作爲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其所記載的先賢哲人的思想回答了我們所面臨的很多問題。中華文化的開放性和包容性,使我們有了豐富多彩的民族古籍和絢麗多姿的民族文化,並共同構成了獨具特色的中華文化。在新時代,我們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爲指導,本着科學的態度,認真做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研究工作,不斷深化對中華文明發展規律的認識,努力做好“第二個結合”,即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

  中新社記者:當下,民族古籍文獻在保護和傳承中面臨哪些問題或困難?作爲民族古籍文獻的守護和傳承者,如何看待民族古籍文獻數字化的重要意義?

  海春生:民族古籍文獻在保護和傳承中的確存在一些困難。比如,相對於綿延2000餘年的漢文古籍整理而言,少數民族古籍工作起步較晚,由國家主導全面系統開展的工作不過40餘年;民族古籍研究利用涉及文種較多,特別是一些“死文字”,識讀難度極大,這對專業人才素質的要求很高,而這方面的人才也相對短缺。國家對這些現實問題十分關注,這些年投入很大,也制定了不少切實可行的政策舉措,使得這項事業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期。

  在信息化、數字化、大數據背景下,民族古籍文獻的數字化已成爲新的發展趨勢,它改變了傳統紙質版的閱讀和傳播方式,將海量文獻通過數字形式呈現在大衆面前,通過網絡及電腦、移動端等各類電子產品使束之高閣的典籍文獻觸手可及,推動了古籍閱讀和使用的大衆化,是民族古籍文獻“活起來”的重要手段。另外,民族古籍文獻數字化是延續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必要條件。(完)

 

 

 

 

[출처]https://www.chinanews.com.cn/dxw/2024/10-28/10309606.shtml

인쇄하기